积极推进“专业导师”制度,建立师生交流长效机制
学校全面改革以来,在书院制背景下,如何完善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机制成为全校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公共经济学院组织全体老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进而达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共识。一是在我校书院制改革初始阶段,由于人力、物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在“专业教育”方面的功能在短时间内很难充分发挥,需要二级学院和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弥补转型阶段的“专业教育”的缺失;二是传统的基于专业设置的“自然班”在学生管理与专业教育中仍能发挥重要作用,是书院制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对专业归属、校友对母校归属的重要载体,不仅不能弱化,更要强化在其“专业教育”的功能。三是学生专业教育是个全周期、全过程的教育,同时,又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特征,需要专业教师四年跟踪式的指导。
基于上述共识,公共经济学院在全院积极推进“专业导师”制度,并制定了“专业导师”制的考核与奖励办法,确保该制度持续高效运行。由学院主要领导负责学生管理工作,与学务委员会、各书院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由各专业系具体负责“专业导师”制的组织实施;每位专业教师担任一个专业“自然班”的“专业导师”,从学生入学到学生毕业,全过程跟踪指导,在不同阶段给予学生专业学习的不同方面的指导,包括:学生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选课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活动,毕业论文、考研、考公务员、就业指导等等,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见面会,并要求有活动主题与相关记录。
在“专业导师”与学生见面会上,学生们对能够与“专业导师”之间建立长效的沟通与交流机制感到十分高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书院制改革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专业导师”制度,构建了书院与学院相互协作的立体式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学生在书院充分享受通识教育的洗礼,在学院体验专业教育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