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2年)

发布者:公共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3-11-09浏览次数:10


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审计大学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开始招生。在本年度(2022年)为本学位点第一轮(三年)招生培养的总结之年,第一批招录研究生已顺利毕业。

本学位授权点面向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改革攻坚关键时期的战略需求,聚焦公共政策、民生保障、数字治理及其他公共治理和社会服务事业等领域,致力于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建设任务培养复合型和专业性人才。本学位点拥有充实和雄厚的人才队伍和人才储备,在相关学科领域积淀了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学科品牌愈发凸显、人才集聚能力逐渐显现。同时,在深化专业理论研究的同时,不断加强公共管理与其它学科的融合,把公共管理的研究延伸到公共政策层面,并与审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等南京审计大学特色学科一起,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学术研究领域。

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学科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位授权点充分发挥学科责任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在学科方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方式,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科梯队、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实施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计划,加强师资力量,修改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大纲,不断拓展专业深度与研究领域,提高专业建设实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掌握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持续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合作, 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敬业精神和致公情操。

2.掌握扎实的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知识,了解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则和机制;掌握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晓数字政府与政务大数据等公共行政变革新趋势;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化分析手段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具有较高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问题的实际技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和创新潜能以及应对多变工作环境的学习能力和战略意识,具有在本专业相关领域开展研究或实践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学科外文文献,能够追踪国外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4.毕业后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高等院校从事管理工作及研究工作。

(三)培养方式

本学位点的基本学习年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具体培养方式如下:

1.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入学后先了解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第一学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并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

2.研究生培养应是在导师和任课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在培养过程中,重点培养研究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开展学术讨论。研究生的独立见解和创新成果应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3.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要贯穿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要注重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4.研究生培养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理论,以及培育学生理论分析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指导教师个别指导或指导教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5.要求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实践,掌握科研方法,撰写学术论文。

(四)学位论文与学位申请

本学位点学位论文与学位申请应达到以下要求:

1.符合《南京审计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管理规定》《南京审计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断检测实施办法》《南京审计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南京审计大学关于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学术成果基本要求及管理办法(试行)》的条件和要求。

2.依据1.中文件规定,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本学位点学位论文和学位申请仍需满足以下条件:

1)学位论文的开题、预答辩与答辩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位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

3)依据学校文件授权,结合本学位点特色,其它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可的不低于学校文件要求的条件。


二、基本条件

(一)师资队伍

本学科拥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研究生导师25人,二级教授4名,1/4以上具有省级及以上人才称号(其中一人为教育部特聘教授),且80%以上为45岁以下中青年师资。近5年,学科团队主持国家级课题二十余项,完成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3项,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3项。30多篇报告被采纳,7篇被中央或省部级领导批示。与地方政府、审计机关建立了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合作基地,产生较大社会影响。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本学位点下设5个研究方向:

一是行政管理。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管理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聚焦本学科相关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公共政策创新与执行、公共危机治理等重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教育教学。本方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现代公共管理技能和素养,能够高效应对纷繁复杂的公共行政问题,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

二是社会保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医疗卫生服务治理、社会保险及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等。该方向旨在培养学生准确掌握社会保障问题的学术动态、理论前沿,深刻理解与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同时,引领和帮助学生通过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保障实践现状,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社会保障治理体系建构和治理能力提升相关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是政府审计与政府治理。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审计体制与政府治理机制、政府审计与行政监督体系。该方向的特色为跨学科交叉融合,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审计学等多学科理论,从制度、体制、机制、路径等层面研究政府审计服务政府治理目标实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该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围绕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官员问责与审计监督等现实问题,关注我国审计事业发展重大战略和有关方针政策,开展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独立思考和政策研究。

四是公共政策。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地管理与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制度与政策、资源环境政策、农地经营权流转及其政策调控等相关议题的研究和教学中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该方向旨在培养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政策过程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公共政策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需要。

五是公共服务与绩效管理。本方向旨在运用现代数据分析技术和绩效评估方法,分析和解决公共问题,评估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供给绩效,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共服务与绩效管理基本原理与方法、公共服务质量评估、公共服务分配机制、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与反馈改进机制、公共服务绩效提升政策等。本方向重点培养学生树立公共价值理念和公共责任意识,形成扎实的公共服务与绩效管理理论基础和突出的实践能力,掌握政府、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理论知识和活动规律,在乡村建设、公共服务治理、数据安全等领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开展深入研究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

(一)招生就业

为保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学校层面积极探索招生制度改革,制订了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等相关制度。

此外,经过一年时间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和总结提升,学院层面也加强了研究生复试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了宣传、面试、笔试、录取各个环节的工作。与此同时,学位点采取的办法主要有:①积极拓宽宣传渠道,营造报考氛围。充分利用学院主页、学院公众号、报告会等媒体和阵地,主动宣传本学院学科实力,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稳步推进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②通过校内宣讲动员,吸引优质生源。组织各年级本科生参与考研宣传动员会、考研咨询会、主题班会,实现学院内覆盖,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和宣传我校研究生招生有关政策,学院、学科实力,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导师风采展示等;③走出去、请进来,强化对外宣传和联络。积极向省属相关院校、校地合作单位、学科相关行业单位寄发招生简章;结合实习实践基地和教研项目岗位需求,发动研究生导师对外宣传;广泛联系校友,发挥校友发布在全国各地的优势,开展广泛的宣传。经过上述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年度学位点招生工作顺利收官,完成了26个招生指标的录取工作。

2022年度,本学位点的2019级研究生就业率达90%,公考、事业单位录取率30%。体现出本学位点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课程教学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的毕业应修总学分为46学分。其培养环节包括:公共课(8学分,必修)、核心课(19学分,必修)、选修课(至少修满1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必修)、学术讲座(1学分,必修)、文献阅读(不计学分)、学位论文(6学分,毕业和申请学位的必要条件)。

相关具体要求:

1.社会实践。未曾参加工作或参加工作不满 2年的研究生应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社会实践,可以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并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已参加工作满 2年的研究生可以不参加社会实践,但须以修其他课程所获学分替代。学术学位研究生参加校内与本专业相关的“助管”和“助教”,可凭相关部门出具的岗位考评表和成绩作为完成社会实践的证明和成绩,合格者获得学分。此外,在校期间应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体育活动及其他文体艺术活动。

2.学术讲座。学术学位研究生在培养期间至少参加20次学术讲座,并提交相应学术报告给导师,导师审核通过后由研究生交所在学院登记。

3.文献阅读。具体为研究生推荐了阅读书目及期刊目录。

具体课程设置见下表:


1:课程设置计划

类别

课程编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是否学位课


开课单位






必修课

公共课

MK1002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WY10051

英语(英语)

4

1

外国语学院

GG10010

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公共管理)

2

1

公共管理学院




核心课

GG20020

公共管理学文献选读与研究前沿

3

1





公共管理学院

GG20030

公共经济学

3

1

公共管理学院

GG20040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3

1

公共管理学院

GG20060

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专题研究

2

2

公共管理学院

GG20050

公共政策学

3

1

公共管理学院

GG20070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2

2

公共管理学院

GG20080

电子政务

3

2

公共管理学院

选修课

  1.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至少修满 11学分;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须二选一;

  3. 其他选修课程见《南京审计大学学术硕士研究生选修课一览表》。





各学院

社会实践


1

2-5


学术讲座


1

1-5


学位论文


6

5-6

毕业和申请学位必要条件

毕业应修总学分

46



(三)学术训练

2022年度,本学位点继续高质量推进科教融合,以科研方向为纽带,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形成团队指导模式,共凝聚搭建4个特色分明的研究团队。团队负责人为学科带头人,为人师表,学术水平高。团队成员具有指导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条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政府委托项目,研究经费充足,并已取得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团队成员共同承担课题、共享研究平台、共有科研成果、共同完成研究生指导工作通过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导向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探索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设立研究生示范课程,建立团队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在学术训练成果方面,2021-2022年度,本学位点在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立项方面继续取得显著成效,共有9名研究生获得省级立项,另有9名学生研创项目顺利通过结项。

本年度本学位点研究生发表CSSCI及以上级别期刊学术论文4篇,列示如下:


序号

学生

学号

论文题目

论文作者

发表刊物

发表时间

期刊级别

1

王菁文

MG2004115

Undermining or remodeling: Effects of leadership rota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uthoritarian environmentalism in China

张振波、王菁文

Energy policy

2022-01-10

SSCI一区

2

汪明琦

MG2004113

自助共助与公助:日本的灾害应急管理模式

林亦府,孟佳辉,汪明琦

中国行政管理

2022/5

CSSCI

3

徐艺彤

MG2004119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中的生态审计:现实挑战与策略选择

王雁红、徐艺彤

中国行政管理

2022-10-25

CSSCI

4

李成星

MG2004106

农户分化视域下农村养老保险选择新趋向——基于江苏省1302份样本的实证分析

金晶、李成星

调研世界

2022-07-15

CSSCI扩展版


另外,有多名学生获得学术及其他竞赛获奖,择其典型列示如下:

序号

年度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

等级

获奖

时间

组织单位名称

组织单位类型

获奖人姓名

1

2022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乡村小岗博士论坛一等奖

《共同富裕导向下乡村振兴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

一等奖

202210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府、学校

张淑缘


2

2022

江苏省法学会审计法学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二等奖

《融监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一体化建设一一以审计监督为切入点的探索》

二等奖

202212


江苏省法学会审计法学研究会

学会

张淑缘


3

2022

江苏省哲学社会会科学届第十六届学术大会一一政治学与法学专场会议

《村社全要素股份合作: 基层“融治理”的村庄实践》

二等奖

202211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政府、学会

张淑缘


4

2022

第十二届江苏 MPA 论坛

《村社全要素股份合作:基层“融治理”的村庄实践》

特等奖

20010

江苏公共管理学科联盟

学会

张淑缘


5

2022

江苏省第八届研究生老龄论坛一等奖

《赋权增能理论下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优化——基于CLHLS2011-2018年的数据分析》

一等奖

202210

江苏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老年学学会

学会

李成星

6

2022

第八届高校研究生财经(审计)论坛暨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

向下”代际支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基于CFPS2018数据的分析

一等奖

202211

江苏省经济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南京审计大学

学会

南婷


7

2022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乡村小岗博士论坛

土地流转有助于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吗

二等奖

202211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会

王琢

8

2022

第八届高校研究生财经(审计)论坛暨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

向下”代际支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基于CFPS2018数据的分析

一等奖

202211

江苏省经济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南京审计大学

学会

王琢

9

2022

重庆工商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博学论坛”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组态探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二等奖

20225

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

学会

郭啸


10

2022

在湖南省第十四届研究生创新论坛

WOS(2000-2021)国外期刊公共政策研究可视化分析》

一等奖

20222

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学会

郭啸


11

2022

第八届高校研究生财经(审计)论坛暨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

《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机制研究》

二等奖

202211

江苏省经济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学会

宋宇

12

2022

江苏省“第八届研究生老龄论坛”

《疫情防控背景下城市社区智慧居家养老的实践与优化路径》

二等奖

202210

江苏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老年学会

政府、学会

陈晓娴

13

2022

江苏省“第八届研究生老龄论坛”

《疫情防控背景下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二等奖

202210

江苏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老年学会

政府、学会

刘骁漩

14

2022

江苏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

《“小智慧”何以精绣“大市容”?——常州市龙虎塘街道“智慧共治型”市容环卫责任制的实践探究》

二等奖

202211

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学会

王畅琳子

15

2022

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高校部排球(甲B组女子)比赛


第二名


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政府

王畅琳子

16

2022

第八届高校研究生财经(审计)论坛暨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

《劳动力流动能减缓农户相对贫困吗?——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三等奖

202211

江苏省经济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学会

林芸

17

2022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寻找“扶贫”+ “解困”最优解-安徽六安市东流河村种植产业项目的创新实践》

三等奖

202211

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政府、学会

储东升

18

2022

江苏省MPA论坛暨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

《“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实践与优化路径—以z县“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为例》

二等奖

20221119

江苏公共管理学科联盟


何苗

19

2022

江苏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

《“小智慧”何以精绣“大市容”?——常州市龙虎塘街道“智慧共治型”市容环卫责任制的实践探究》

二等奖

202211

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学会

陈庭萱

20

2022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寻找“扶贫”+“解困”最优解-安徽六安市东流河村种植产业项目的创新实践》

三等奖

202211

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政府、学会

李源

21

2022

江苏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

《“小智慧”何以精绣“大市容”?——常州市龙虎塘街道“智慧共治型”市容环卫责任制的实践探究》

二等奖

202211

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学会

李源

22

2022

第八届高校研究生财经(审计)论坛暨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

《劳动力流动能减缓农户相对贫困吗?——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三等奖

202211

江苏省经济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学会

沈晓敏

23

2022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寻找“扶贫”+“解困”最优解-安徽六安市东流河村种植产业项目的创新实践》

三等奖

202211

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政府、学会

杨祖翰

24

2022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寻找“扶贫”+ “解困”最优解-安徽六安市东流河村种植产业项目的创新实践》

三等奖

202211

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政府、学会

孙玥

25

2022

第十二届江苏 MPA 论坛

《村社全要素股份合作:基层“融治理”的村庄实践——一项多案例研究》

特等奖

202211

江苏公共管理学科联盟

学会

孙玥

26

2022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寻找“扶贫”+ “解困”最优解-安徽六安市东流河村种植产业项目的创新实践》

三等奖

2022/11/1

江苏省管理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政府、学会

周雪燕



四、学位点服务贡献

(一)研究生管理与培养

1.修订公共管理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编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研究生培养方案,完成学制、学费论证报告。

3.制定和完善《公管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

4.完成2022年江苏省产业教授和研究生工作站申报工作。

5.完成全国博士生导师信息采集和录入,确认和新增教育部专家信息库信息的填报以及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申报推荐工作。

6.完成202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项目的申报(教材和案例)。

7.深入加强我院研究生培养创新力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立项9项,结项10项,省级优秀研究生1人,国家奖学金1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20人次,各类校级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覆盖面90%;江苏省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奖2项;发表论文21篇,参加各类论坛30余人次。

8.为研究生举办“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论坛、讲座10场。

9.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90%,公考、事业单位录取率30%

10.研究生教学与人才培养

1)赵军锋、苑丰:《村社全要素股份合作:基层“融治理”的村庄实践》,获评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优秀教学案例”,202212月。

2)张淑缘:省级“三好学生”,20226月。


(二)科研进步

1.教学成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智慧政府与治理创新》获批产教融合省级一流课程。

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计划项目顺利结项,另外,获得省级以上大创项目3项,其中省级重点项目2项。

新增左昌盛、叶战备、冯素坤三名教师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项,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顺利结项。

2.科研获奖

1)张劲松: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生态治理现代化》,202212月。

2)詹国彬: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走向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202212月。

3)赵军锋:《疫情常态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及其应对》,第三届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228月。

4)赵军锋、苑丰:《村社全要素股份合作:基层融治理的村庄实践》,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2211

3.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1)林亦府:国家自科项目,《“常规-运动”治理模式动态转化机制与绩效影响研究:以环境治理为例》(72274097),20229月。

2)汪险生: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土地延包中的农民承包权分配诉求及其响应机制研究》(22CGL029),20229月。

3)金太军:国家社科重大子课题项目,《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及其应对机制研究》(22&ZD183),202212月。

4)张雨暄:省社科基金项目,《虚拟共同体嵌合社会治理的空间机制研究》,20226月。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本学位点本年度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需要继续提升: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日趋“头部化”,教授、副教授比重略高,讲师教师占比略低,凸显出后备人才储备和可持续发展隐忧;二是人才培养与就业创新性不足,今年是研究生毕业工作开展的第一年,呈现出较高的工作提升空间;三是科研创新的交叉融合度不够,针对公共管理学科与审计学、金融学等学科交叉,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等新兴学科交叉的投入与支持力度不够;四是社会服务贡献仍有较高提升空间。

(二)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和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在理念上守正创新,载体上推陈出新,工作上破旧立新,重点加强党的基层治理,持续推进党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引领开创学院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在人才引进工作上,制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五年人才规划,形成与学科(专业)发展指标相适应的人才引进机制,特别是要加大国家安全学学科人才引进力度,争取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各3名。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形成与学院高质量发展指标相一致的培养“倒逼”压力机制,将学院五年高质量发展指标任务,分解到相应的教师个人。与此同时,形成青年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帮扶机制,帮带工作量纳入绩效管理。

三是继续推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第一,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修订教学大纲,将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融入试题,入脑入心。第二,继续做好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继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开展“本科生导师系列讲座”,“本科生经典阅读”。持续关注学生专业学习。学院、系部和专业班主任从不同层面召开学生座谈会。分工负责提升就业质量。本科生导师负责所带学生就业规划,系部举办就业经验交流,学院访企拓岗,提升就业质量。第三,教学团队建设。以教学团队和课程组为基础,开展教学研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留存过程性资料,迎接审核评估。完善教师个人教学材料,包括教学大纲、试卷、论文,保证相关材料的规范性。依托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申报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教育规划课题。注重实践教学,争取在产教融合一流课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项目中获得突破。

四是高质量推进学科、科研与研究生工作。第一,在学科建设上,通过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申报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夯实基础。第二,在科研发展上,争取建立1个市级决策咨询基地或科研平台;新增省级以上课题2-4项,新增厅级以上获奖1-2项;出版系列专著。第三,在研究生工作上,推进江苏省产业教授申报,建立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1-2个;完成MPA行业导师评聘工作;完成2020级研究生论文答辩;进一步夯实导师责任,促进研究生高质量就业。